400-123-4567
400-123-4567
时间:2024-09-18 点击数:
皓月当空,江南水乡的夜色如诗如画。微风拂过太湖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外滩的灯光倒映在黄浦江中,璀璨而梦幻。这一刻,湖州与上海,仿佛在月光的牵引下,紧紧相连。中秋佳节,人们仰望同一轮明月,品味着相似的中秋味道,感受着同源同宗的深厚情谊。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对丰收的庆祝。早在周代,已有“秋暮夕月”的祭祀活动。《周礼》中记载:“中秋夜迎寒”,说明那时人们已在中秋之夜祭拜月亮。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历史上曾是一个小渔村,宋代逐渐繁荣,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集镇。两地都受到吴越文化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崇拜月亮,对中秋节的庆祝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
唐代,中秋赏月之风盛行。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宋代,中秋节正式成为固定的节日,定于农历八月十五。苏轼与江南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词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亲人的思念,成为中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和上海,虽一城一乡,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见证了中秋节的形成与发展。两地人民在同一轮明月下,传承着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团圆的期盼。
湖州和上海的中秋习俗,虽有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但核心都是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赏月、祭月、吃月饼、猜灯谜,这些共同的习俗,体现了两地人民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需求。
湖州的中秋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早在明清时期,湖州的中秋节就已十分隆重。民间流传着“八月十五看桂花”的习俗。湖州盛产桂花,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人们会在中秋之夜,全家出游赏桂,享受自然的美景。祭月是湖州的重要习俗。中秋之夜,家家户户在庭院或屋顶设立香案,供奉月饼、瓜果、桂花酒等祭品,燃香拜月,祈求平安幸福。祭拜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祭品,赏月谈心,其乐融融。湖州的太湖渔民还有放河灯的传统。渔民们将点燃的河灯放入太湖,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河灯随着水波漂浮,映衬着明月,形成独特的景观。
上海人的中秋节,同样充满了温馨与浪漫。早在清代,上海就有“中秋夜游”的习俗。人们在中秋之夜,穿上盛装,结伴出游,观赏花灯和民间表演。豫园的灯会是当时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吸引了无数市民和商贾。祭月和赏月也是上海中秋节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庭院或露台上,设香案供奉月亮,家人团聚,共享月饼和美食。老上海人还有猜灯谜的传统,灯谜多与时事和生活相关,增添了节日的趣味。现代的上海,中秋节更是融合了传统与时尚。黄浦江畔,外滩的灯光与明月交相辉映。市民和游客漫步在滨江大道,欣赏着都市的繁华和节日的宁静。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中秋的美食怎能少了月饼?湖州和上海的月饼,虽在口味和制作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选材考究、工艺精湛、文化传承,月饼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两地的人们通过月饼,传递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寄托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
湖州的月饼,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而著称。湖州的月饼品种丰富,既有传统的苏式月饼,也有地方特色的糕点。桂花蜜饯月饼是湖州的特色之一。湖州盛产桂花,制作桂花蜜饯已有悠久的历史。中秋时节,糕点师傅将新鲜的桂花与白糖腌制,制成桂花蜜饯,然后加入月饼馅料,香气扑鼻,甜而不腻,口感细腻,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定胜糕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月饼,但在湖州中秋节同样备受青睐。据传,南宋时期,岳飞率军抗金,湖州百姓为鼓舞士气,制作了定胜糕,寓意“必定胜利”。定胜糕以糯米粉为主料,加入红豆沙、桂花等,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湖州布厂月饼是湖州的一道独特风味,源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湖州的纺织业蓬勃发展,布厂工人为了丰富生活,在中秋节自己制作月饼。布厂月饼以其朴实的做法和独特的风味,逐渐在当地流传开来。它的外形质朴,外皮稍厚,呈浅黄色,象征着布厂工人的朴实与勤劳。馅料以豆沙、五仁为主,也有加入本地特产的山核桃、芝麻等,口感扎实,香甜适中。湖州的月饼制作,注重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糕点师傅们用心传承,确保每一块月饼都饱含着湖州的风土人情。
而上海的月饼,既保留了传统,又不断创新,种类繁多,口味丰富。鲜肉月饼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月饼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上海的“新雅粤菜馆”首创鲜肉月饼,将新鲜猪肉馅料包入多层酥皮,烘烤而成。外皮层次分明,酥脆可口,内馅鲜美多汁,咸香适口。一经推出,风靡全城。百果月饼是上海传统的广式月饼,馅料由核桃仁、杏仁、橄榄、芝麻、瓜子仁等多种坚果和果脯组成,口感丰富,营养健康,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近年来,上海糕点师傅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时尚月饼,如巧克力月饼、流心奶黄月饼、抹茶红豆月饼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上海的月饼品牌众多,老字号如“杏花楼”“功德林”“老大昌”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他们坚持品质,传承工艺,同时注重创新。
历史的长河中,湖州与上海之间的名人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两地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的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隐居于太湖之畔的湖州。他化名鸱夷子皮,行商于江南各地,被后世尊为“商圣”。范蠡的经商理念和实践,对江南地区的商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湖州的商人们秉承范蠡的商业智慧,积极参与江南地区的贸易往来。其中,不少湖州商人前往上海,开设商铺,经营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他们将湖州的优质产品带到上海,也将上海的商业理念带回湖州,促进了两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顾绣,起源于明代上海松江府,由顾氏家族创立,被誉为“针尖上的国画”。湖州自古是丝绸之府,刺绣工艺同样精湛。明清时期,两地的刺绣艺人频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升技艺。湖州的绣娘们前往上海,与顾绣的传人切磋技艺,将湖州的“双面绣”技法与顾绣的精细画工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精美的刺绣作品。上海的刺绣艺人也来到湖州,学习湖州的染色和织造技术。这种技艺上的融合,丰富了江南刺绣的艺术表现力,推动了两地文化的繁荣。
时间来到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一批有识之士投身实业救国。湖州和上海成为实业家的重要舞台。湖州籍的实业家们,如丝绸大亨沈庆生,前往上海投资设厂,利用上海的港口和国际市场,将湖州的丝绸销往海外。上海的实业家张謇,也在湖州设立企业,发展纺织业和教育事业。他们通过商业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发展。
清末民初,湖州和上海的文人墨客频繁往来。湖州的诗人、书画家们前往上海,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参加文学沙龙,扩大了影响力。上海的新思想、新文化也影响着湖州的知识分子,促进了两地文化思潮的交流。
新中国成立后,湖州和上海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地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互访,联合培养人才。上海的专家学者来到湖州,指导农业、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湖州的青年也前往上海,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这种人才的交流,为两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南情怀的延续,在于两地同源同宗的深厚情谊。吴语,是湖州和上海地区的主要方言。吴侬软语,柔美动听,承载江南的韵味和情感。在两地的乡村和古镇,依然可以听到纯正的吴语。这种共同的语言,拉近人们的距离,增强文化认同感。江南文化崇尚内敛、含蓄、务实。湖州和上海的人民,秉持勤劳、智慧、开放的精神。他们珍视家庭,重视教育,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富足。这些共同价值观,成为两地人民前进的动力。历史上,湖州与上海人员往来频繁。清末民初,大量湖州人迁居上海,从事商业、工业、教育等行业。据统计,上海现有约50万居民的祖籍是湖州。他们在上海这片热土上创业立业,同时将家乡文化和习俗带到上海。
湖州和上海,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湖州的南浔古镇,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深厚文化底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海的豫园、城隍庙等历史景点,展现江南园林的典雅与精致。两地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据统计,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仍有约20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前往湖州旅游,占湖州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的15%左右。主要景点如南浔古镇、莫干山、太湖旅游度假区等,深受上海游客喜爱。湖州旅游部门与上海合作,推出“沪湖旅游一卡通”、高铁旅游专线等便民措施,方便两地游客出行。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为湖州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平台。湖州的丝绸、竹制品、茶叶等特产,通过上海港口,销往全国乃至全球。截至2021年底,湖州在上海设立的企业超过500家,投资总额约100亿元人民币。上海企业在湖州的投资项目超过300个,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更是加强了湖州与上海的联系。湖州被纳入上海“1+8”都市圈,双方在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湖州与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湖州师范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每年有数百名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两地的科技园区也加强合作。湖州的南太湖新区与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孵化科技企业。截至2022年,已有50多家上海科技企业在湖州落户,带动了当地的创新发展。
中秋的月亮,总是格外明亮。它穿越时空,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湖州和上海的人们,共赏一轮明月,共品中秋味道,共叙江南情。那浓浓的中秋味道,既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共同品味中秋,共同守望明月。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