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400-123-4567
时间:2024-09-14 点击数:
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在西溪湿地东南部,有这样一座被绿植包围的清水混凝建筑,在空中俯视像一棵“新芽”,与西溪湿地的景观融为一体,这里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
走进这座奇妙的建筑,可以看到西溪湿地清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观察中国典型湿地的场景,可以体验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湿地文化。
从2023年9月开始,这座奇妙的湿地王国将闭门一段时间,进行大规模整修,期待它的重新开放后的新颜。
对于杭州人来说,一说到“湿地”,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西溪湿地了。但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规定,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域。简单来说,湿地就是陆地上的各种水域,以及海岸带和海域水深不超过6米的过渡地段。
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4%,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储存了全世界40%以上已知物种。全球共有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相当于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依靠着湿地生活。
被称作“地球碳库”的西西伯利亚泥炭沼泽上孕育着濒危的沼泽植物,栖息着濒危的鸟类动物;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亚马逊河流湿地上榕树成林,滋润着南美洲广袤的土地;非洲“生命之湖”维多利亚湖泊湿地树林茂密,牧草丰富,狮子、大象、斑马、长颈鹿等野生生物随处可见;“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澳大利亚大堡礁在潮落时分形成缤纷多彩的珊瑚岛,儒艮、绿海龟也栖息于其中;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位于印尼,红树林拥有密集而发达的根系牢牢地扎入淤泥之中,在海浪的冲击下也屹立不倒;美国落羽杉森林沼泽由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落羽松组成,森林茂密,黄冠夜鹭、林鸳鸯、白头海雕栖息于其中……
沼泽、湖泊、河流、海滩……自然湿地的类型丰富多样。沿着潺潺流淌的叠水,听着悦耳鸟鸣,远离城市的喧嚣,不论是典型的红树林湿地,还是落羽杉沼泽湿地,在中国湿地博物馆都进行了场景复原。在一个序厅的面积内,就能了解到位于世界不同地点的不同类型的湿地之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大家想要近距离查看不同类型的湿地,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就可以了。
位于丘陵山地与平原之间,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水生资源,孕育着着独特西溪风光和水乡文化。顺着导览指示,走进博物馆二楼的西溪厅,一种“以舟为马,以水为田,以桥为路,以岛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便展现在了眼前。
历史上的西溪景色怡人,恬静的人居环境以及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成群的家养鹅在水边戏水,渔夫泛舟于两岸长满芦苇的水面,石板路蜿蜒经过农家门前,一幅幅西溪历史影像呈现在展厅的墙壁上,拼凑出旧时西溪的生活图景。
作为一个典型的次生湿地,西溪不仅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老杭城文化底蕴。进入西溪的农家厨房,八仙桌上摆放着四道当地有名的农家菜:鱼头豆腐、腩肉春笋、葱爆黄鳝、清汤鱼圆,在每道菜肴上方伸手一挥,投影屏就会播放相应的菜肴制作工序。
当地人不仅善于烹制美味佳肴,更是心灵手巧,会编织各种农具。展厅门上挂着的花篮,就是在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西溪小花篮。在上世纪40年代,不同花式的品种多达12个,编织好的小花篮作为装饰品或包装盒一度远销日本等国家。
要说在中国湿地博物馆最美的一处场景是哪里?不少来访的参观者都会说,是在码头欣赏西溪湿地的美景。从馆内侧门出去,正好可经由门口的码头,徒步走到湿地一隅,饱览水光潋滟、山色涳濛的西溪美景。清风微拂,白鹭争渡……作为杭州最具代表性自然湿地景观之一,与场馆接壤的西溪湿地实景不仅处处蕴含着动人的风光,也成为了该馆“最宝贵的馆藏”和“最原生态的展品”。
现在的西溪湿地已经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今人共同努力维护湿地生态的成果。
紧紧围绕湿地科普宣教主题,中国湿地博物馆深度挖掘与湿地相关的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知识,宣传湿地科普知识、推广湿地历史文化。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一赛三课”湿地科普课程体系。
由中国湿地博物馆主办的湿地主题绘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十二年,今年大赛自2月2日世界湿地日开始启动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投稿。9岁的骆淳淳告诉记者,她对湿地里的小动物情有独钟,于是就画下了小朋友在湿地公园与小动物玩耍的画作。
参赛的青少年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湿地知识,树立对湿地的保护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通过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眼中湿地与城市的美和心中对湿地环境保护的坚定理念。
“无水不成杭”主题的青少年湿地研学活动自2022年的夏天开启,以“水”为引带领孩子们走遍古良渚水坝、西湖生态、运河生态、西溪生态等杭州之水,从文化生态、治湖清淤、筑塘护城等生态角度寻觅的传统与本源,了解湿地对于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有哪些?又应该如何治理?今年“无水不成杭”研学活动请来了西湖大学的孔令为副研究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水生态系统健康构建”的专题课堂,为大家普及湿地科普知识,解开水质奥秘。
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湿地博物馆还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塑鸟”的聚会沙龙,呼吁公众关注城市鸟类与塑料的议题。活动路线从博物馆一直延伸到西溪莲花滩观鸟区,一路上穿插着夜鹭、喜鹊、白鹭等等不同的鸟类的身影。小朋友们一路记录着鸟类留下的线索,留意鸟类的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在亲身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逐渐了解湿地鸟类的的基础知识和进化规则。
杭州正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西湖、西溪、钱塘江……是杭州的标志,也是杭州人的骄傲。在这座满盈着水之韵的城市长大的青少年参与到湿地博物馆丰富的课程中,见证湿地之美的同时也了解了湿地的科普知识,认识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章丹红告诉记者,她希望中国湿地博物馆未来让更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结在这里发生,呈现一个既专业又自然、有趣、艺术的知识共享空间。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南部,占地面积20200平方米,于200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一座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兴建的以湿地为主题,融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为一体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